换热器型号大全`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21 22:33:58
板式换热器按照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代号也按其标准规定来表示。
板式换热器的温度指标以密封胶垫所耐温度为准,丁腈橡胶(N)的上限工作时候的温度为110 ℃,乙丙橡胶(E)的上限工作时候的温度为 150 ℃。
表示板型为 BR0.2 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为 1.0MPa ,换热面积为 18㎡,密封胶垫的材质为丁腈橡胶,装配形式为不悬挂式的。
表示板型为 BR0.5 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为 1.0MPa ,换热面积为 70㎡,密封胶垫的材质为丁丙橡胶,装配形式为悬挂式的。
表示板型为 BR0.8 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为 1.0MPa ,换热面积为 120㎡,密封胶垫的材质为乙丙橡胶,装配形式为悬挂式的。
X1:表示前端管箱的类型,有A、B、C、N、D五种方式,A表示为平盖型,B 表示为封头型,别的类型应用少不做介绍;(关于X1、X2、X3的结构的图示可查看GB151-1999的内容)
X2:表示壳体型式,有E、Q、F、G、H、I、J、K、Q十种,E表示为单程壳体(两侧法兰型),I表示为U型管壳体,其它略;
X3: 表示后端结构型式,有L、M、N、P、S、T、U、W八种,S表示为浮头式钩圈结构,U表示为U型管束,其它略;
Pt/ps:管/壳程设计压力,单位Mpa,当管壳程设计压力相等时,只表出用一个数值表示;
LN/d:LN表示换热管公称长度,单位m;d表示换热管外径,单位mm;当换热管采用Al,Cu,Ti管时,应在LN/d后加上材料符号,如LN/dCu;
什么是换热器?为什么需要换热器?换热器在工业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递热量实现能量的有效转移。
利用管束与壳体之间的传热,Hale Waihona Puke 凑轻便, 适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
板式换热器型号1. 引言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大多数都用在加热、冷却和回收废热。
2. 型号一:平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是最常见的板式换热器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平板式换热器的型号通常以板的尺寸和材料来命名,例如PHE-1000/304,表示采用了1000mm1000mm的不锈钢板材制造。
3. 型号二:波纹板式换热器波纹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增强换热效果的设计,其板上有波纹或凹凸的设计,增大了换热面积和湍流效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波纹板式换热器的型号通常以板的波纹形状、材料和尺寸来命名,例如CBHX-1200/316,表示采用了1200mm1200mm的316不锈钢波纹板制造。
4. 型号三: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板式换热器,其板之间形成了一条或多条螺旋形的通道。
螺旋板式换热器能轻松实现较高的换热效率和压力降,适用于高温度高压力环境下的热交换。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型号通常以板的螺旋形状、材料和尺寸来命名,例如SHX-1500/2205,表示采用了1500mm1500mm的2205双相不锈钢螺旋板制造。
5. 型号四:气体液体板式换热器气体液体板式换热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热交换的设备。
其结构与普通的板式换热器相似,但在板的通道中加入了泡沫或网状材料,增加了液体气泡和气体分散的效果,来提升了热交换效率。
气体液体板式换热器的型号通常以板的材料、尺寸和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来命名,例如G-LHX-800/CS/40,表示采用了800mm800mm的碳钢板材制造,最大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为40 bar。
常见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换热器是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设备,常见的换热器种类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管束和换热器组件等。
1. 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换热器,由一个外壳和多个内置管子组成。
常见的壳管式换热器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固定式适用于高温度高压力场合,浮动式适用于温差较大的情况。
2.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金属板组成,热传导通过板之间的薄层流体实现。
3.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是将螺旋板组装在两个端盖上形成的,通过螺旋板的旋转实现热传导。
4. 换热管束换热管束是将多根直径较小的管子束缚在一起,通过管壁实现热传导。
5. 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是由多个换热器组成的系统,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的需求组合和调整。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比较适合的换热器能大大的提升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实现更有效的热量传递。
换热器类型介绍及设计案例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用于热的传递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而不会将两者混合在一起。
一、直接换热器(Direct Heat Exchanger)直接换热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换热器类型,也称为热交换管或管式热交换器。
设计案例:工业热水锅炉工业热水锅炉是一种直接换热器,用来生产和供应热水。
燃烧室中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通过管道传递给流经其中的水,将水加热到所需温度。
二、间接换热器(Indirect Heat Exchanger)间接换热器是通过壁面传递热量的一种换热器类型。
设计案例:蒸汽凝结器蒸汽凝结器是一种间接换热器,用于电站中的蒸汽循环系统。
蒸汽在蒸汽轮机中通过传递热量产生功率,然后进入蒸汽凝结器,通过与冷却介质在壁面之间的传热,将蒸汽冷却成水,并回流到锅炉再次循环使用。
三、板式换热器(Plate Heat Exchanger)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利用金属板堆叠组成的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个介质。
设计案例:蒸气冷凝器蒸气冷凝器是一种板式换热器,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通过板式换热器中的金属板与冷却剂传热,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剂,使制冷剂冷却并凝结为液体。
四、空气换热器(Air Heat Exchanger)空气换热器大多数都用在传递空气中的热量。
备注:以上只是换热器的标准型号示例,具体型号和参数需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定制。
设计压力/试验压力 设计温度 每壳体程数 腐蚀余量 接管 尺寸/等级 管数 管子类型 壳体 管箱或封头 固定管板 浮头盖 横向折流板 纵向折流板 支撑板 旁路密封布置 膨胀节 RV2-入口接管 垫片 - 壳程 浮头 规范要求 重量/单壳 附注
1. 壳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且大范围的应用的热交换设备,通过将流体分别流过内外壳侧来完成换热。
4. 螺旋板式换热器:在螺旋形的板之间形成流体通道,通过旋转板来实现换热。
6. 换热器组合系统:通过组合不一样的换热器,以满足更复杂的换热需求。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号需要仔细考虑流体的性质、温度和压力要求、换热效率、空间需求和经济性等因素。
建议您在选型前咨询专业的换热器供应商或工程师,以获得最适合您应用的换热器型号。
前端管箱型式代号根据前端管箱的类型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A型:平盖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管箱法兰通过螺栓、垫片来连接;(2) B型:封头管箱,管箱端部为椭圆封头;(3) N型: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A型管箱类似;2.1.2 壳体型式代号(1) E型:单程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2) I型:U形管式换热器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中I型;(3) K型:釜式重沸器壳体,大多数都用在带蒸发空间的换热器;(4) O型:带外导流筒的换热器壳体,大多数都用在浮头式换热器;2.1.3 后端结构型式代号(1) L型: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2) M型: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3) N型:与N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以上分类详见GB151-1999中图1-7主要部件分类及代号,以上前端、壳体、后端任意组合,构成不同形式的管壳式换热器,本软件根据石油化学工业(尤其是烯烃、炼油等)工艺过程中常用的类型组合出总计16种换热器;详见2.2节。
2.2 换热器型式代号根据换热器2.1节中所列出的前管箱、壳体、后端管箱类型,本软件对其进行了组合,提供了组合后各类型换热器的“数据模板”,供用户在输入数据时,可直接选择相应的换热器类型数据模板,以节省数据输入的时间。
根据组合,软件主要提供了下几类换热器的模板数据,供用户根据工艺条件所定的换热器类型做出合理的选择,见下表:代号简图描述1.AEM 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标准椭圆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或耳式;2.AEM(CONE)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大多数都用在塔器的再沸器;3.AKL 前端管箱及后端管箱均为A型平盖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4.AES 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为S型,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5.AKU 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6.AIU 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I形,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7.BEM 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8.BEM(CONE)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大多数都用在塔器的再沸器;9.BES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S型的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0.BKU 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1.BIU 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I型,U 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2.BKM 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管箱为M 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3.NEN 前、后端管箱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4.NKN 前、后端管箱均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5.AOS 与A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出口处液体分布更为均匀;16. BOS 与B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口处流体分布更为均匀;。
换热器主要部件分类及代号1、前端管箱型式代号根据前端管箱的类型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A型:平盖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管箱法兰通过螺栓、垫片来连接;(2) B型:封头管箱,管箱端部为椭圆封头;(3) N型: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管箱端部为平盖,与A型管箱类似;2、壳体型式代号(1) E型:单程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2) I型:U形管式换热器壳体,详见GB151-1999表7中I型;(3) K型:釜式重沸器壳体,大多数都用在带蒸发空间的换热器;(4) O型:带外导流筒的换热器壳体,大多数都用在浮头式换热器;3、后端结构型式代号(1) L型: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2) M型: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3) N型:与N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4、换热器型式代号1) AEM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标准椭圆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或耳式;2) AEM(CONE)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管箱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大多数都用在塔器的再沸器;3) AKL前端管箱及后端管箱均为A型平盖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4) AES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后端为S型,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5) AK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6) AIU前端管箱为A型平盖管箱,壳程为I形,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7) BE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8) BEM(CONE)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带锥形封头的M型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耳式支座,大多数都用在塔器的再沸器;9) BES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为S型的浮头式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0) BK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U形管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1) BIU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壳程为I型,U形管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2) BKM前端管箱为B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后端管箱为M型标准椭圆封头管箱,管板延长部分兼作法兰的固定管板式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3) NEN前、后端管箱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固定管板换热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4) NKN前、后端管箱均为N型平盖管箱,管板不兼作法兰、管箱筒体与管板联为一体的釜式重沸器,支座为鞍式支座;15) AOS与A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出口处液体分布更为均匀;16) BOS与BES浮头式换热器类似,在壳程的进出口处设置有外导流筒,可使进口处流体分布更为均匀;。
标准换热器根据其结构及形式可分为三大类:空冷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
管束型式:丝堵式管箱的管束、可卸盖板式管箱的管束、可卸帽式管箱的管束、集合管式管箱的管束;
风机传动形式:V带传动;齿轮箱减速器传动;电动机直接传动;悬挂式V带传动,电动机轴向上;
前端管箱形式:A:平盖管箱;B:封头管箱;C:用于可拆管束与管板制成一体的管箱;N: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D:特殊高压管箱;壳体形式:E:单程壳体;F:具有纵向隔板的双程壳体;G:分流;H:双分流;I:U形管式换热器;J:无隔板分流(或冷凝器壳体);K:斧式重沸器;O:外导流;后端结构型式:L: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M: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N:与C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P:填料函式浮头;S:钩圈式浮头;T:可抽式浮头;U:U形管式;W:带套管填料函式浮头;管壳式换热器型号及标记管壳式换热器分为Ⅰ级和Ⅱ级。
Ⅰ级换热器采用较高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无相变传热和易产生振动的场合;Ⅱ级换热器采用普通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重沸、冷凝传热和无振动的一般场合。
XXX DN——Pt/ Ps——A——LN/d——Nt/NsI(或Ⅱ)I级或Ⅱ级换热器管/壳程数,单壳程时只写NtLN—公称长度/m,d—换热管外径/mm公称换热面积/m2管/壳程设计压力/MPa,压力相等时只写Pt公称直径/m,对釜式重沸器为:管箱内直径/圆筒内直径第一个字母表示前端管箱形式第二个字母表示壳体形式见上表第三个字母表示后端结构及形式换热器类型标记示例: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mm,管程和壳程设计压力均为1.6MPa,公称换热面积54m2,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6m,4管程单壳程的浮头式换热器,标记为:AES 500—1.6—54—6/25——4I封头直径,公称直径700mm,管程设计压力2.5MPa。
壳程设计压力1.6MPa,公称换热面积200m2,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径25mm、管长9m,4管程单壳程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标记为:BEMB 700—2.5/1.6—200—9/25—4 I管堵材料的硬度应不超过管子材料的硬度,堵死的管子总数不允许超出该管程总管数的10%。
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t t s s P N LN XXXDN A I II P d N ----------------或)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1. 1〉第一个字母代表前端管箱形式2〉第二个字母代表壳体形式3〉第三个字母代表后端结构及形式2. 公称直径mm对于釜式重沸器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管箱内直径,分母为圆筒内直径3. 管/壳程设计压力,MPa ;压力相等时只写P t4. 公称换热面积 ㎡5. 当采用Al,Cu,Ti 换热管时,应在LN/d 后面加材料琼等号,如LN/D CuLN --公称长度 ,md --换热管外经 mm6. 管/壳程数;单壳程时 只写N t7. I----I 级换热器管束采用较高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无相变传热和易产生振动场合II---II 级换热器管束采用普通级冷拔换热管,适用于受沸、冷凝传热和无振动一般场合例如:(1) 浮头式换热器:S---钩圈式浮头6500 1.65442.5AES I ------------平盖管箱,公称直径500㎜,管壳程设计压力均为,公称换热面积254mm ,较高级冷拔换热器外经25mm,管长6m,4管程但壳程的I 级浮头式换热器(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5970020041.625BEM I ------------封头管箱,公称直径700mm,管程设计压力,壳程设计压力,,公称换热面积2200m ,较高级冷拔换热管外经25mm,管长9mm,4管程,但壳程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M--与B 相似的固定管板封头结构;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1、管壳式换热器型号的组成:X——前端管箱形式代号如表1-1所示Y——壳体形式代号如表1-1所示Z——后端结构及形式代号如表1-1所示DN——换热器的公称直径mm,对卷制圆筒为其内直径,对钢制圆筒为钢管的外径,对釜式重沸器,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管箱内径、分母为壳体内径;Ps、Pt——分别表示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当管程壳程压力相等时只写Pt;A——公称换热面积m2,是经圆整后的计算换热面积,即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伸入管板内的换热管长度后,计算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对于U形管,一般不包括弯管段的面积;LN——换热器的公称长度m,当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为其公称长度;为U形管时,取U形管直管段长度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d——换热管的外直径mm;强调d不是换热管公称直径B——当换热管为Al、Cu、Ti管时分别记为Al、Cu、Ti;当换热管为钢制管时,不标记;NT、NS——分别为管程数和壳程数,单壳程时公标记NT即可;C——对于钢制换热管,I级管束时为I,II级管束时为II;I级管束是指采用较高级的高级冷拨管的管束;II级管束是指采用普通冷拨管的管束;2、管壳式换热器标记示例:按教材P8简介;。
板式换热器型号简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大范围的使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热交换过程中。
常见板式换热器型号1. 平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型号。
平板式换热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换热效率高,大范围的应用于空调系统、锅炉系统和工业生产里的热交换过程。
2.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型的换热器,它将多个板卷绕成螺旋状,形成一个长管道。
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常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换热过程。
3. 波纹板式换热器波纹板式换热器采用波纹板作为换热介质,通过波纹板的波动来增加板与板之间的传热面积。
波纹板式换热器具有紧凑型、换热效率高、阻力小等优点,常用于化工、冶金和电力行业的热交换过程。
选择适合的板式换热器型号在选择正真适合的板式换热器型号时,需要仔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热负荷和换热效果要求根据需要传热的流体的温度、流量和换热功率,选择正真适合的板式换热器型号。
2. 空间限制和体积要求根据使用场所的空间限制和体积要求,选择比较适合的紧凑型板式换热器,以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减少占用空间。
3. 材料选型依据使用环境的需求,选择正真适合的材料,如不锈钢、碳钢、铜等。
4. 清洁和维护要求对于易堵塞或易结垢的流体,选择易清洁的板式换热器型号,以便方便清洗和维护。
使用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板式换热器具有以下几点优点:•换热效率高:由于板与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换热效果好。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上班时间:9:00-18:30)。
换热管类型(见表3) 换热管公称长度(m) 光管公称换热面积(㎡) 管/壳程设计压力(MPa),相
公称直径 壳体内安装分布式缓冲板 管箱内安装分布式缓冲板 换热管支撑形式(见表2) 后端管箱型式(见表1) 壳体型式(见表1) 前端管箱封头型式(见表1) 导流筒型式(见表1)
1、浮头式带管箱分布板,封头管箱DN600直径,管/壳程设计压力1.6Mpa,面积90㎡,管长6m,管径φ25光管,2管程、1壳程管材为09Cr2AlMoRE,标注为:
注:型号中可不加(X)Y,即不采用此结构,也可不加RE(a)b、c、d,即不采应规定的材质,但应注明详细材质要求。